[自主招生 ]廈門大學自主招生體質測試規則及評分標準
日期:2019-06-01,閱讀次數:5290
立定跳遠
1. 場地器材
考生在立定跳遠測試墊上完成考試。
2. 測試方法
(1)采用人工測試。
(2)考生經檢錄人員核對身份,確認無誤后帶入考試等待區域,再交由現場測試老師帶入立定跳遠測試區。
(3)考生兩腳自然分開站立在起跳線,腳尖不得踩線;兩腳原地同時起跳,不得墊步或有連跳動作;丈量起跳線后沿至身體任何著地最近點后沿的垂直距離。每位考生連續試跳三次,每次間隔不得超過30秒,取其中最好一次成績。以厘米為單位,不計小數。
3. 注意事項
(1)考生不得穿釘鞋、皮鞋、塑料涼鞋參加測試。
(2)考生在起跳前腳尖不得踩線,兩腳前掌不得離地,起跳時不得采用墊步起跳,落地時必須雙腳同時著地,否則將被判為犯規,當次成績無效;測試犯規累積不得超過三次,三次試跳均無成績者,成績直接記為0。
坐位體前屈
1. 場地器材
坐位體前屈測試計。
2. 測試方法
(1)采用人工測試。
(2)考生經檢錄人員核對身份,確認無誤后帶入考試等待區域,再交由現場測試老師帶入坐位體前屈測試區。
(3)脫鞋,考生兩腿伸直,兩腳平蹬測試縱板,坐在測試墊上;兩腳分開約10-15厘米,上體前屈,兩臂伸直前,用兩手中指尖逐漸向前推動游標,直到不能前推為止。每位考生連續測試兩次,取其中最好一次成績。記錄以厘米為單位,保留一位小數。
3. 注意事項
(1)身體前屈,兩臂向前推游標時兩腿不能彎曲。
(2)考生應勻速向前推動游標,不得突然發力。
仰臥起坐(女)
1.場地器材
考試場地設置在平整的地面上,考生在大體操墊上完成考試,計數員在體操墊的側面。在同一組考生中,每位計數員只負責一位考生的判罰工作。
2. 測試方法
(1)采用人工計數。
(2)考生經檢錄人員核對身份,確認無誤后帶入考試等待區域,再交由現場測試老師帶入仰臥起坐測試區。
(3)測試時,考生身體仰臥在墊子上,兩腿稍分開,屈膝呈90度角左右,雙手五指交叉貼于腦后;另一人雙手壓住考生的踝關節,以固定下肢。考生坐起時兩肘觸及或超過雙膝為完成一次。仰臥時兩肩胛必須觸墊。測試老師發出“開始”口令的同時開表計時,記錄1分鐘內完成的次數。1分鐘到時,考生雖已坐起但肘關節未達到雙膝者不計該次數。記錄以次為單位,每位考生只有一次考試機會。
3. 注意事項
(1)測試時,考生雙腳必須放在墊子上,不得借用肘部撐墊或臀部起落的力量完成起坐,否則判犯規,并扣除因犯規所得的次數。
(2)兩手交叉貼于頭后,不得松開或放手;如出現脫手,則判犯規,并扣除因犯規所得的次數。
(3)考生起坐時,若出現兩肘未觸及雙膝、或仰臥時兩肩胛未觸墊等,均判犯規,并扣除因犯規所得的次數。
(4)考試過程中,出現犯規行為者,犯規時所做的仰臥起坐不計數,但考生可以繼續考試。
引體向上(男)
1.場地器材
高單杠或高橫桿,并配置碳酸鎂粉(防滑粉)供學生選擇使用;單杠下充分考慮考生落地時的安全性,鋪上體操墊等緩沖器材。
2. 測試方法
(1)采用人工計數。
(2)考生經檢錄人員核對身份,確認無誤后帶入考試等待區域,再交由現場測試老師帶入單杠測試區。
(3)測試時,考生跳起雙手正握杠,直臂懸垂,身體呈靜止狀態后開始做第一次引體向上的動作(身體不能有附加動作),屈臂向上引體至下頦超過橫桿上沿為完成一次;動作未達到此規格者,不計次數;雙手握杠開始,到雙手離杠為考試結束。考生的成績按成功完成的引體次數計取。記錄成績以次為單位,每位考生只有一次考試機會。
3. 注意事項
(1)測試時,當兩手直臂懸垂時才能繼續下一次引體。
(2)測試時,如出現雙手反握杠、身體做大幅度擺動、或借助兩腿磴力及其他附加動作將身體向上拉、或上拉時下頦未超過橫桿上沿等,均判犯規,并扣除因犯規所得的次數。
(3)測試時,考生出現犯規行為者,不計取犯規時的成績,但考生可以繼續進行考試。
(4)測試時,每兩次引體向上間隔時間不得超過10秒,否則將終止測試。
評分標準
單項指標評分表
等級 | 項目 | 立定跳遠(男) 單位:厘米 | 立定跳遠(女) 單位:厘米 | 坐位體前屈(男) 單位:厘米 | 坐位體前屈(女) 單位:厘米 | 引體向上(男) 單位:次 | 仰臥起坐(女) 單位:次 |
優秀 | 100 | 270 | 206 | 24.6 | 25.3 | 18 | 55 |
95 | 265 | 200 | 22.8 | 23.6 | 17 | 53 | |
90 | 260 | 194 | 21.0 | 21.9 | 16 | 51 | |
良好 | 85 | 253 | 187 | 19.1 | 20.2 | 15 | 48 |
80 | 245 | 180 | 17.2 | 18.5 | 14 | 45 | |
及格 | 78 | 241 | 177 | 15.8 | 17.2 |
| 43 |
76 | 237 | 174 | 14.4 | 15.9 | 13 | 41 | |
74 | 233 | 171 | 13.0 | 14.6 |
| 39 | |
72 | 229 | 168 | 11.6 | 13.3 | 12 | 37 | |
70 | 225 | 165 | 10.2 | 12.0 |
| 35 | |
68 | 221 | 162 | 8.8 | 10.7 | 11 | 33 | |
66 | 217 | 159 | 7.4 | 9.4 |
| 31 | |
64 | 213 | 156 | 6.0 | 8.1 | 10 | 29 | |
62 | 209 | 153 | 4.6 | 6.8 |
| 27 | |
60 | 205 | 150 | 3.2 | 5.5 | 9 | 25 | |
不及格 | 50 | 200 | 145 | 2.2 | 4.7 | 8 | 23 |
40 | 195 | 140 | 1.2 | 3.9 | 7 | 21 | |
30 | 190 | 135 | 0.2 | 3.1 | 6 | 19 | |
20 | 185 | 130 | -0.8 | 2.3 | 5 | 17 | |
10 | 180 | 125 | -1.8 | 1.5 | 4 | 15 |
加分指標評分表
加分 | 引體向上(男) 單位:次 | 仰臥起坐(女) 單位:次 |
10 | 10 | 13 |
9 | 9 | 12 |
8 | 8 | 11 |
7 | 7 | 10 |
6 | 6 | 9 |
5 | 5 | 8 |
4 | 4 | 7 |
3 | 3 | 6 |
2 | 2 | 4 |
1 | 1 | 2 |
注:引體向上、一分鐘仰臥起坐均為高優指標,學生成績超過單項評分100分后,以超過的次數所對應的分數進行加分。